
東勢—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自國道4號台中環線豐原端起,以隧道方式穿越台3線南側之公老坪山區,出隧道後高架跨越台三線及東豐鐵馬車道,續沿大甲溪南岸,再往東南延伸並跨越大甲溪至台8線與東勢區正二街交叉路口止,總長約9.6公里,寬度21.8公尺,計畫總經費達193.7億元(含豐勢交流道立交共構計畫),第4、5標工程已完工,111年10月30日辦理復工祈福,預計115年東勢-石岡段完工,全線目標118年完工。主要設施包含本計畫隧道、橋梁、道路設施及排水、交通管制與其他附屬工程等,環保設施包含計畫道路周圍景觀綠化設施等。
民國86年國道4號開工,民國90年清水至豐原全線完工通車。期間民國88年921地震,臺中市東勢、石岡、新社、太平等山城地區為重災區,且往豐原之台3線道路於震災期間亦受創影響嚴重。配合大臺中發展交通之需要,臺中環線豐潭段等已研擬許久,而此次震災影響之地方需求,亦醞釀興建東勢至豐原之快速道路,在各方殷勤期盼下於110年4月通過二階環評,於111年10月復工祈福,如火如荼施工中。
市長盧秀燕表示,為提供山城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便捷道路,並解決改善山城地區進出豐原端唯一仰賴台3線之交通壅塞問題,亦為活絡山城地區經濟及觀光產業,將山城地區納入臺中快高速道路之生活圈系統,以提供山城地區另一條運輸醫療及緊急救護救災之道路,健全周邊路網的完整性,同時因為改善交通而降低空污。
建設局局長陳大田表示,「東勢─豐原生活圈快速道路」將秉持影響面積最小、用戶影響最少、地質敏感區影響程度最低、拆遷與徴收影響範圍最小等4原則進行開闢,隧道開挖工法則採全周式防水膜包覆設計,有效保護水資源,減少地下水流失,並遵循環評承諾,不採「鑽炸法」執行,全面提升施工安全,降低環境影響。市府將持續進行民意溝通,盼化解紛爭,得到市民支持,相關環評審查作業都將合乎環評程序,在不影響市民權益下,兼顧生態永續與交通便利,創造多贏局面。